1500万人造风除霾,“人工造风煽除雾霾”方案专利申请中-4436x12威尼斯
2017-11-29 14:11:59 来源:霍尔新风
“人工造风煽除雾霾”,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并不奇怪,而这离申请发明专利成功还差一大步。
这两天,媒体报道的一个“发明”,成功刷屏。该“发明”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审并公布,其内容是所谓的人工消除雾霾方法——“煽除雾霾方案”。
根据其说明书及摘要,其操作方法就是,在受雾霾影响的地区,可以用人工按指定的方向,在统一时间内共同煽除雾霾。以北京为例,如果有1500万人参加为煽除雾霾而进行的造风运动,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煽动除霾扇,形成的风力足够将刚形成的轻度雾霾移出北京城,并避免重度雾霾发生。
在网上,很多网友感叹:“居然还有这种操作”,“高,实在是高”……脑洞还能这么“大开”,也是挺让人开脑洞长知识的。
驱霾“靠风”,逻辑上没毛病,现在利用“通风廊道”制造“穿堂风”驱散雾霾,也是驱霾的实用思路。可是问题来了:“1500万人造风除霾”,怎么动员1500万人同时向相同方向扇扇子?
“人工造风煽除雾霾”一本正经地论证造风的风量、风压跟雾霾颗粒定向推移速度的关联,改变不了“民科”的本质。犹记得,此前有“民科”发烧友上电视节目宣扬独创“加速系 引力波 物质波”,但却经不起半点科学考证。但同是玩“民科”,那些唬人的量子力学概念,比“1500万人造风除霾”听上去要“高端”一大截。
不过不少人质疑,“这样的发明也能登堂入室获得专利?”这或许多虑了:要知道,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”跟“已成发明专利”完全是两码事。
根据专利申请流程,通常有这么几步:申请人准备申请文件,包括请求书、说明书、权利要求书、说明书附图等,再提交材料;国家专利局会发放受理通知书,意味着专利申请正式进入审批流程;缴纳申请费;专利局初步审查,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即可授权,但发明专利还要进行实质审查——包括评估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、创造性和实用性,通过了实质审查,才能获取专利授权。
而该“发明”申请的案件状态为“等待实审请求”,离申请发明专利成功还差很大一步,在关键性的“实质审查”环节折戟,目前看也是大概率事件。到头来,可能也只是“徒增笑柄”、沦为段子。
治理雾霾没有“捷径”,任何旁门左道都不能取得长效。这种造风治霾可谓异想天开,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。暴露出一些地方的短视和急功近利,归根结底,治理城市雾霾还是应该回归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轨道上,还是要多一些理性,老老实实做好城市环境的治理,按照常规“出牌”。比如,强化部门责任,关停污染企业,实施企业停产、限产、机动车限行、扬尘管控、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,提升公众对雾霾的科学认识等等,毫不松懈地治理城市环境,这样才是长效治理雾霾的治本之策。煽除雾霾实在算不上什么发明,这样异想天开的治霾发明不要也罢。
近几年来,冬天的雾霾一年比一年来的更猛烈、更持久。雾霾的危害不管对它的了解有多少,都知道雾霾对人的危害是很严重的,pm2.5具有粒径小、毒性强、停留时间长、运输距离远等特点,而人体的生理结构又决定了对pm2.5几乎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,因此pm2.5可以随着呼吸进入人体,可深达肺泡并沉积,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,从而引发心肺功能障碍等有关疾病,同时这些细颗粒物中所含的有害气体、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,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。如今的雾霾已经不是咱们小时候的 “雾” ,对身体的危害超出你我的想象。
新风系统是治理居家空气的首选,因此,随着污染越来越严重,为了保证家人的身体健康,安装新风系统已迫在眉睫,新风系统给家人和自己的呼吸提供全面、长久的保护。
相关推荐:
雾霾天看室内新风系统帮你打造品质生活(附专家防霾七招)